來自台中的新進龐克樂隊,據說團員都是廚師,音樂聽起來偏向mid-west Emo,也算是台灣相當相當少見的風格,明亮的和絃疊加在強勁的節奏之上,散發出一股慵懶的騷勁。像一位酒量不好的舞者喝了太多之後搖搖晃晃,在踢躂與旋轉之間探索心靈的黑暗面,暫時解放隱藏在生活內裏的瘋狂,而平常這些瘋狂總是摺疊成抑鬱的形狀安放在心裡。不久前在巨獸搖滾看過他們的表演,音色如同生啤酒一般很鬆很順口,喝完記得擦一擦殘留在嘴角軟綿綿的泡沫。團員們看起來酒量都很好,主唱看起來更好一點,因為他手中的啤酒似乎沒放下過,希望不是我走眼。現場甚至還翻唱了透明雜誌的〈透明雜誌Forever〉,這一定不可能是我聽錯,加分再加分。如果透明雜誌的"We are forever young"是提醒步入中年的自己向世界昭告「我仍然年輕」的吶喊,餿水的就是還沒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幻想自己未來會很帥氣。
喔對了,他們的專輯鋪貨點好像還沒有很多,我是在台北神奇小空間Waiting Room買的。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還有希望嗎-光景消逝《在眼淚中看見希望》(2010)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休團已久的光景消逝要舉辦「十年光景」演唱會,提醒我又到了一年一度消費感傷的日子。《在眼淚中看見希望》是我最早收的幾張台灣樂團的專輯之一,那兩三年收了幾張直到現在還常常聽的專輯,像是透明雜誌《我們的靈魂樂》、傷心欲絕《我愛你》、盪在空中的《一大片風景》還有自私的渾蛋《這渾蛋世代的階級戰爭》。光景消逝的點播率不像上述那些團那麼高(在看到演唱會的訊息之前大概一年以上沒聽了吧)不過他們的音樂卻撐開我的眼界,當時的我滿腹的灰心喪志需要出口,剛好找上了光景消逝。聽完這張專輯後舒爽的啊嘶一聲~原來台灣也有這樣子的音樂,從此我的音樂庫多了Screamo的類型。他們的歌除了滿足當時單調的審美觀-夠爽夠兇之外,也召喚出更多令人難以招架的情緒。吶喊與沉吟交互震盪,無法預料下一個音符會從哪個地方襲來,直搗心底堆積得七零八落的迷惘與失落,映照出在希望與絕望之間踱步的你面無表情的臉龐,也真的讓我在眼淚中看見希望。到了下一張EP,他們收起怒吼和灰色的情緒,歌詞由全英文變成全中文(不知道當時有沒有被自以為是的樂評批評台灣團怎麼能唱英文?)音樂變得陽光正向許多, 《在眼淚中看見希望》中的奮力與掙扎化為雲煙,改唱著疾駛在搖滾公路上的搖滾樂,彷彿催促著你趕快成為成功的大人,不知道是不是想嘗試轉型成具有希望風味的搖滾樂團,如果是的話大概有成功吧,但是於我來說,與眼淚脫節的希望就不能稱作是希望了吶。吉他手阿傑後來組了新團The Roadside Inn,依然沒有打中我。漸漸地他們與我失聯了,不過至少他們交出了一張會在我這裡繼續流傳的專輯。
今天逛唱片行的時候發現這張專輯被塞在「獨立音樂」區的角落,又勾起了以上這段沒什麼大不了的回憶。直到現在仍維持每個月逛一次唱片行的習慣,雖然不一定會買(根據《消費社會學》指出,只逛不買是百貨公司出現後才產生的現象)。進到唱片行時我總是會先到「獨立音樂」的專櫃看看有什麼新發行,現在你已經可以在靠近門口的地方看到以前深埋在角落的獨立音樂專輯。我如果看到喜歡的專輯還是會帶走,看到不認識的團會隨機記下來找來聽,聽過再把他忘記。江湖傳言無法接受新的音樂是初老的徵兆,我不知道是因為剛好我聽到的團都是鬆鬆垮垮沒有重量(坊間的形容詞是很chill),還是我真的老了。這些歌曲我大多會點開連結,但是大多數裡面的大多數連一首都聽不完,就這麼消失在你的世界裡,會讓你想繼續關注的不多,真正進到心坎裡的那又更少了。還有一點讓我覺得很倒彈,愈來愈多專輯的背面都印上了「xxx年度文化部影視及流行產業局補助」的字樣,許多專輯擺了兩三年都還在同樣的位置,大概還會再擺到下一個兩三年,孤獨地在愈來愈少人的唱片行裡呼吸新鮮的空氣。
身為一介樂迷我的立場很簡單,我會聽那些領補助的樂團,但不會主動推薦他們的音樂,更不會買他們的作品,因為我對於所有與政府站在同一陣線的東西都沒有太多好感。我認為只要你接受某個權力比你大的機構的資源之後,本身獨有的能量會被消解,兩者之間產生更複雜的權力運作,而這種關係稱不上平等的合作,因為你已經把某部分的自主權交出去了,打破了樂隊在外在環境與創作之間的平衡。創造的力量在政府資金的挹注之下有可能會被削減甚至瓦解。不過有得必有失,你會成為妝點我國文化政策的一塊磚頭。當然不能直接說是補助改變了這些人的創作,但這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變數,有可能讓自己的聲調與政府趨於一致,無形中壓低了另翼、邊緣的聲音。第二點是補助也許會造成所謂的獨立樂團M型化,拿補助的永遠是那種創作邏輯和流行音樂相近、具有「本土」意識或是擁有沒有殺傷力的女主唱的樂團,補助造成這些樂團的愈做愈大,成為每一個音樂祭的頭牌,間接排擠其他不那麼討喜也比較沒有資源的類型音樂的發展。第三點,補助會不會讓這些樂團變成一次性樂隊,領了鉅額的補助發了一張專輯,下一張專輯的企劃沒寫好所以申請不到補助就索性不發了。還有,如果哪天文化部突然把補助抽掉,與萬能的政府攜手到老的藍圖宣告破滅,這些樂團的未來不知道會往哪裡去。當你習慣一張專輯用上三十萬到五十萬元,在金援被斷了之後真的還有辦法找出資源嗎繼續搞下去嗎?我很想知道。
罵了這麼多之後,有閒錢的話還是會繼續支持本地音樂,尤其是那些不領補助又好聽的台灣樂隊。分享兩個近期聽到很帥的樂團,首先是來自台中的龐克樂隊餿水Swill,台灣少見的mid-west emo走向,像一位抑鬱的舞者在收與放之間探索心靈的黑暗面,上次在巨獸搖滾的現場竟然還翻唱透明雜誌的〈透明雜誌forever〉,加分再加分;另一團是昨天才聽到的Thrash Metal樂隊Iron Fist鐵拳,在此之前好久沒有被台灣的重金屬帥一波了。
查了去年的補助名單後才發現原來The Roadside Inn也有領補助,知道這點後打消了想要去看演唱會的念頭,雖然The Roadside Inn跟光景消逝的關係只有阿傑而已,不過樂迷始終是不講理的,過去那支光景消逝早就消逝了吧,而我依然用一種濫情的方式聽著《在眼淚中看見希望》。
關於補助,我的戰力大概摸不到這個人的膝蓋吧:致流行音樂補助案:「射殺鋼琴師」的苦悶時代已成灰燼
今天逛唱片行的時候發現這張專輯被塞在「獨立音樂」區的角落,又勾起了以上這段沒什麼大不了的回憶。直到現在仍維持每個月逛一次唱片行的習慣,雖然不一定會買(根據《消費社會學》指出,只逛不買是百貨公司出現後才產生的現象)。進到唱片行時我總是會先到「獨立音樂」的專櫃看看有什麼新發行,現在你已經可以在靠近門口的地方看到以前深埋在角落的獨立音樂專輯。我如果看到喜歡的專輯還是會帶走,看到不認識的團會隨機記下來找來聽,聽過再把他忘記。江湖傳言無法接受新的音樂是初老的徵兆,我不知道是因為剛好我聽到的團都是鬆鬆垮垮沒有重量(坊間的形容詞是很chill),還是我真的老了。這些歌曲我大多會點開連結,但是大多數裡面的大多數連一首都聽不完,就這麼消失在你的世界裡,會讓你想繼續關注的不多,真正進到心坎裡的那又更少了。還有一點讓我覺得很倒彈,愈來愈多專輯的背面都印上了「xxx年度文化部影視及流行產業局補助」的字樣,許多專輯擺了兩三年都還在同樣的位置,大概還會再擺到下一個兩三年,孤獨地在愈來愈少人的唱片行裡呼吸新鮮的空氣。
身為一介樂迷我的立場很簡單,我會聽那些領補助的樂團,但不會主動推薦他們的音樂,更不會買他們的作品,因為我對於所有與政府站在同一陣線的東西都沒有太多好感。我認為只要你接受某個權力比你大的機構的資源之後,本身獨有的能量會被消解,兩者之間產生更複雜的權力運作,而這種關係稱不上平等的合作,因為你已經把某部分的自主權交出去了,打破了樂隊在外在環境與創作之間的平衡。創造的力量在政府資金的挹注之下有可能會被削減甚至瓦解。不過有得必有失,你會成為妝點我國文化政策的一塊磚頭。當然不能直接說是補助改變了這些人的創作,但這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變數,有可能讓自己的聲調與政府趨於一致,無形中壓低了另翼、邊緣的聲音。第二點是補助也許會造成所謂的獨立樂團M型化,拿補助的永遠是那種創作邏輯和流行音樂相近、具有「本土」意識或是擁有沒有殺傷力的女主唱的樂團,補助造成這些樂團的愈做愈大,成為每一個音樂祭的頭牌,間接排擠其他不那麼討喜也比較沒有資源的類型音樂的發展。第三點,補助會不會讓這些樂團變成一次性樂隊,領了鉅額的補助發了一張專輯,下一張專輯的企劃沒寫好所以申請不到補助就索性不發了。還有,如果哪天文化部突然把補助抽掉,與萬能的政府攜手到老的藍圖宣告破滅,這些樂團的未來不知道會往哪裡去。當你習慣一張專輯用上三十萬到五十萬元,在金援被斷了之後真的還有辦法找出資源嗎繼續搞下去嗎?我很想知道。
罵了這麼多之後,有閒錢的話還是會繼續支持本地音樂,尤其是那些不領補助又好聽的台灣樂隊。分享兩個近期聽到很帥的樂團,首先是來自台中的龐克樂隊餿水Swill,台灣少見的mid-west emo走向,像一位抑鬱的舞者在收與放之間探索心靈的黑暗面,上次在巨獸搖滾的現場竟然還翻唱透明雜誌的〈透明雜誌forever〉,加分再加分;另一團是昨天才聽到的Thrash Metal樂隊Iron Fist鐵拳,在此之前好久沒有被台灣的重金屬帥一波了。
查了去年的補助名單後才發現原來The Roadside Inn也有領補助,知道這點後打消了想要去看演唱會的念頭,雖然The Roadside Inn跟光景消逝的關係只有阿傑而已,不過樂迷始終是不講理的,過去那支光景消逝早就消逝了吧,而我依然用一種濫情的方式聽著《在眼淚中看見希望》。
關於補助,我的戰力大概摸不到這個人的膝蓋吧:致流行音樂補助案:「射殺鋼琴師」的苦悶時代已成灰燼
訂閱:
文章 (Atom)